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核心由预处理、生化处理、深度处理和辅助系统四大部分组成,各部分协同作用实现污水净化。
预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,主要作用是拦截和沉淀污水中的大块固体、悬浮物和油脂,避免后续设备堵塞或受损。
-
格栅 / 滤网:物理拦截污水中的塑料袋、菜叶、纤维等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。
-
调节池:平衡污水的水量和水质,避免水质、水量波动对后续生化处理造成冲击。
-
沉淀池 / 沉砂池:通过重力沉淀,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砂粒、泥渣等无机颗粒物。
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,将污水中可溶性、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(如 COD、BOD)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,是净化污水的核心。
-
好氧处理单元:在有氧环境下,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,常见形式有
-
活性污泥法:通过曝气使微生物形成 “活性污泥”,吸附并降解有机物。
-
生物膜法:微生物附着在填料(如生物滤料、MBR 膜)表面形成生物膜,污水流经时完成净化,其中 MBR(膜生物反应器)是目前主流高效技术之一。
-
厌氧处理单元:在无氧环境下,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,产生沼气(可回收能源),多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水预处理或小型设备。
深度处理用于进一步去除生化处理后残留的悬浮物、色度、氮磷等污染物,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,甚至满足回用要求。
-
沉淀池 / 澄清池:沉淀生化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或生物膜脱落物。
-
过滤单元:通过石英砂、活性炭、滤布等滤料,过滤水中细小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,改善水质透明度。
-
消毒单元:杀灭污水中的细菌、病毒等病原微生物,常用方式有紫外线消毒、二氧化氯消毒、次氯酸钠消毒。
-
脱氮除磷单元:针对需要严格控制氮磷排放的场景,通过缺氧
/ 好氧交替(脱氮)、加药沉淀(除磷)等工艺去除氮磷。
辅助系统为核心处理单元提供支持,确保整个设备连续、稳定工作。
-
曝气系统:为好氧处理单元提供氧气,通常由风机、曝气盘
/ 曝气头组成。
-
加药系统:在深度处理阶段添加絮凝剂、消毒剂、除磷剂等化学药剂,提升处理效果。
-
污泥处理系统:收集、浓缩、脱水(如板框压滤机、叠螺机)处理各环节产生的污泥,减少污泥体积以便后续处置。
-
自控与配电系统:包含控制柜、传感器、液位计等,实现设备启停、参数监控(如
pH、溶解氧)的自动化控制,降低人工操作强度。